秋末野钓指南:四钓四不钓原则,节气变化钓法随之调整
发布时间:2024-10-26 00:15 浏览量:14
霜降过后,秋季步入尾声,季节交替之际气温波动频繁,恰是感冒多发期,各位钓友出钓时务必注意保暖防寒。
钓鱼活动,本质上是对温度的把握,鱼情随节气更迭而变,根源在于温度的升降。
气温一旦变化,鱼的进食习惯、藏身之处等都会相应改变。在此,为大家分享秋末野钓的“四钓四不钓”原则。
一、钓大水面,不钓小水面
秋末时节,大水面虽鱼群密度低,但潜藏着大鱼。对于热衷钓大鱼的钓友而言,此乃本年度最后契机。此时气温尚未入冬般寒冷,大鱼正抓紧时机大量觅食。
大水面中,青鱼、鲤鱼、鳊鱼等耐寒鱼种活跃,草鱼、鲢鳙等喜高温鱼类则难觅踪迹。
即便钓鲫鱼,大水面所获鲫鱼个体也偏大,只是数量相对较少。入冬后,大水面鱼情转淡,再次在湖库等大水面钓到鱼,至少要等到次年晚春。
二、钓阴天,不钓晴天
阴天与晴天有三大显著差异。
其一,昼夜温差方面,阴天昼夜温差较晴天小;
其二,风力大小上,因晴天光照强风大,阴天则风小;
其三,气压高低不同,阴天气压低于晴天。
那么,深秋时节晴天与阴天哪个更适宜钓鱼呢?
答案是阴天。秋末晴天风大,即便温度适宜,风大也会严重影响垂钓效果,致使渔获寥寥。
至于气压低的问题,因秋季高气压天气居多,且水温不高,水体溶氧充足,气压已非影响鱼情的关键因素。
三、钓底,不钓浮
秋末是钓底层鱼类的黄金时期。底层鱼类多耐寒怕热,中上层鱼类则耐热但怕低溶氧。深秋水温降低,钓底更为靠谱。
虽在特定天气条件下仍能钓到鲢鳙、草鱼,但此时它们所在水层较深,草鱼甚至开始在水底觅食。
鲢鳙钓底难度颇高,漂相不易把握。钓底层大鱼时,饵料可适当添加腥味,如将小鸡饲料打成粉,用作基础饵,搭配其他状态饵即可。
四、钓向阳,不钓背阴
选择钓位时,首先依据风向和朝向确定大方向,这取决于气温高低。气温高时,钓背阴和逆风方位;气温不高时,钓向阳和避风位置。
秋末气温条件下,向阳避风方位为佳。若向阳但不能避风,优先选择避风处,毕竟深秋寒风凛冽,向阳处光照带来的热量不及寒风带走的多。
确定方位后,再选择地形。此时大小鱼儿进入觅食旺季,铧尖、湾子两侧、坡、坎、水下沟坑等鱼道、鱼窝地形是首选。
从气温角度看,浅水升温后温度高于深水,仍可适当钓浅,但要确保地形安全,上述地形均具备深浅水交界特点。
要注意浅水光照不宜过强,否则大鱼不会靠近。从天气角度而言,阴天风小、温差小,更适合深秋钓浅水。
希望这些技巧能助力各位钓友在秋末享受到丰收的喜悦,尽情领略野钓的魅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