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天的燥伤脾又伤肺,这碗普通的粥,能养脾胃,补津液,清内热
发布时间:2024-12-10 09:10 浏览量:4
最近大家应该都有这种感觉,天冷了,体感反而更干燥了。
不少人出现皮肤干痒,皮屑像雪花一样黏在保暖裤上;有些朋友鼻炎犯了,鼻腔痒得很,稍微碰下就流鼻血。
有些人感觉自己快要被被“烤干”了,全身上下都在“上火”了。
除此外,不少人还会出现这些现象:
1、喉咙干涩,卡痰,习惯性干咳;
2、小便减少、便干便秘;
3、嘴唇起皮、头皮屑变多;
4、腰膝酸软,头痛心烦,失眠多梦;
为了缓解这些不适,很多人会采用喝水来“补救”,结果除了排尿更频繁外,以上这些症状没一个得到有效缓解。
除了喝水,也有人会借助护肤品和加湿器进行外在补水措施,但这些方法都只能短暂缓解皮肤的干燥问题,无法从根源上解决内在的“燥”。
所谓的“燥”,从中医的角度说,就是津液不足了。
津液由三焦通道输布,存在于全身各处,它在我们的体内充当着“润滑剂”的作用,津液充足,我们的眼睛会更加滋润灵动,肌肤会水润饱满,口唇不会干燥起皮,关节活动也会更灵活,排便也更加顺畅。
津液可以化血,补精,养阴润燥,濡养脏腑经脉,充养皮肤肌腠。
中医讲,“气为阳,液为阴”,津液属于我们体内的阴。进入秋冬后,人体的阳气内藏,没有足够的阳气把身体的津液输布到体表,人就觉得全身皮肤非常干燥,即便猛灌水也无济于事。
如果这个人正好又是阴虚体质,本身阴液就不足,再加上冬天阳气内敛,整个人就会出现“上火”的现象(牙龈肿痛,流鼻血,痰多干咳、便秘排不出……),
如果再不注意饮食,吃得过油过热,脾胃运化不动,身体就会积滞,引发严重内热,有些人持续流鼻血,有些人喉咙卡黄痰干咳一个月都好不了,口鼻每天都像在喷火似的。
这种情况喝水解决不了,那该怎么办?
中医讲,津液的生成,“饮入于胃,游溢精气,上输于脾,脾气散精。”
我们饮食水谷进入体内后,通过胃腐熟后,再经于脾的运化,在脾胃、大肠、小肠的作用下生成津液,之后再渐渐“上输于脾”通过脾的输布,发散到全身。
如果脾胃虚弱,津夜无法的传输布发散到上面,就会出现头面部缺水,脸干,口鼻上火;运送不到下面,肠道就会缺水,出现便秘。
所以养好脾胃,补充津液要两手抓。
有一个东西特别养胃气,同时滋阴润燥、生津止渴,就是我们熟知的“米汤”,大家可千万不要小看了这碗米汤。
这个米汤,一定要用粳米熬制,粳米得天地中和之气,和胃补中气,把粳米熬制成米浆,能最大程度的释放粳米里特有的“水谷精微养分”,把粳米补正而不偏的作用发挥到极致。
《本草备要》中提到,“粳米味甘,得天地中和之气,和胃补中,色白入肺,除烦清热,煮汁止渴,仲景白虎汤、桃花汤、竹叶石膏汤,并用之以清热、补不足。”
《本草纲目拾遗》中记载:“米油滋阴长力”,可以补充津液,滋阴养人。
粳粥上面的那层“米油”是精华,千万别浪费了,“米油”最擅长滋阴,所以,形体瘦弱的,每天把粥油收集起来吃一吃,就能强身健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