身弱之人,冬天“少说话”,可多做这4件事,温暖身体还不上火

发布时间:2024-11-26 17:53  浏览量:1

冬天已经来了一段时间了,最近一段时间天气已经变得很寒冷了,对于身弱的人,更不容易抵抗这股寒意的侵袭。为了温暖身体,保持体内温度平衡,体弱的人在冬天更要注意保暖身体,避开一些损耗阳气、消耗气血的行为。

身弱的人,平时要少说话,这是对身体的一种保护。说话太多会耗损体内元气。大家都知道,说话不只是张嘴出声就行了,想要有条理的说话,就需要先有很多想法,想多了,就容易耗散身体能量。同时,说话时是有一点对象的,如果两个人说不到一块去,话不投机,也容易引起纠纷,这也是一种消耗。

女孩子之间喜欢说一些心事,喜怒哀乐都会说这是一种舒缓情绪的好方法,但这应该是相互的,可身避的人可能更多的是一个倾听者,对方在疏缓压力,而另一方则成为了倾听者,变得更压抑,还是在消耗身体元气。

所以,建议大家平时不要一直说个不停,说话的时候也不要做其他事情,比如不要边说话边走路、爬山,也不要一边吃饭一边说话,避免耗气。

建议大家冬天多练习叩齿吞津的动作,把津液留给自己。人在做叩齿动作的时候,会出现很多津液,这是人之精华,可帮助滋阴润燥,滋养身体。练习叩齿的动作并不复杂:全身放轻松,微闭口唇,这时候可以用上、下牙齿有节奏地叩击,每次叩36次,然后舌头搅动36下,这时候口腔内会产生很多津液,建议不要一口吞下,尽量分3次慢慢咽下去。

建议身弱的人,冬天多做以下4件事:

一:做好保暖工作

冬天天气变冷,寒气导致血管收缩,体内的血液循环会变慢,特别是身体虚弱的人,寒冷的天气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。所以,保暖工作要做到位,关键点在于“头寒足暖”。头部是人们身体最容易散热的部位,在室内不需要多加保暖,但是外出时要记得戴上帽子,减少热量流失。

中医常讲“寒从脚起”,脚部的血液循环相对来说是很弱的,也容易受受寒,所以,脚部的保暖工作一定要做到位。建议冬天外出时要穿好鞋袜,每天晚上用42度左右的热水泡脚20分钟,能够促进血液循环,让脚部变得暖和起来。

二:坚持适量运动

冬天不要长时间坐着不动,但是运动强度不宜过大,防止身体过度疲劳,免疫力下降。冬天运动的时间不要选在清早,最好等太阳升起来之后再进行。可以选择快走、慢跑、太极拳等运动方式,疏通经络,改善气血运行,增强身体素质。

冬天运动前要做准备工作,避免运动损伤,运动时也要注意防寒保暖,运动之后也不能立即脱下外套,冷热交替,最容易引发感冒。最好慢慢停下运动,让身体逐渐放松下来,再停止运动。

三:冬季经常晒一晒后背

中医理论认为人体腹为阴,背为阳。在人的背部有许多经络与穴位,尤其督脉位于后背中线上,如果能够在冬天经常晒一晒这些穴位与经络,帮助调节脏腑气血,还可以增强心肺功能。

冬天的太阳,可以说是大自然送给人们最好的礼物。每天上午的11点,或者下午的2点,是冬天晒太阳最好的时间段,这个时候晒太阳,让人感觉柔和又温暖,补充体内阳气。

四:拒绝熬夜

到了冬天,天亮的时间晚,天黑的时间比较早,昼短夜长,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人们的规律作息。对于身弱的人,熬夜会导致睡眠不足,进一步耗损阳气和气血。

夜晚阳气收敛,气血回归,这时候不好好休息,阳气得不到补充,气血耗损,身体机能下降,容易生病。

建议体弱者在冬天要顺应自然规律,认真调整自己的作息习惯,尽量在晚上10点左右睡眠,最好不超过11点入睡,保持足够的深度睡眠时间,促进身体健康。

注:图片来自网络

标签: 上火 说话 叩齿